主要内容

eqdconic

等距圆锥投影

分类

标识符

eqdconic

格拉蒂

子午线:通常间隔的直线融合到一个公共点,通常是超越杆的。子午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真正的角度。

相似之处:以子午线收敛点为中心的平整同心圆弧。

杆:通常的圆弧,围绕与显示的相似之处相同的角度。

对称:关于任何子午线。

特征

沿每个子午线和一个或两个选定的标准相似之处是真实的。尺度沿任何平行线都是恒定的。该投影沿两个标准相似之处没有失真。失真沿任何其他平行线都是恒定的。该投影在共形和等区域圆锥投影之间造成了折衷,这两者都不是。

相似之处

投影锥具有有趣的限制形式。如果将极点选择为单个标准平行线,则锥为平面,而等距方位角投影产生。如果选择了两个相似之处,而不是对赤道的对称,则是等距的圆锥投影结果。如果将极点选择为标准相似之处之一,则投影杆是一个点,否则投影的极是弧。如果赤道是如此选择,则锥体将变成圆柱体,并将platecarrée投影结果产生。如果选择与赤道等距的两个相似之处作为标准相似之处,则结果是等距的圆柱体投影。默认的相似之处是[15 75]。

评论

以一种基本的形式,这种投影可以追溯到公元100年的克劳迪乌斯·托勒密(Claudius Ptolemy)。约翰内斯·鲁伊斯(Johannes Ruysch)在1508年开发了改进,16世纪后期的Gerardus Mercator,以及1745年的Nicolas de l'isle。圆锥形或圆锥投影。

限制

经度数据大于中央子午线的东部或西部大于135º。

例子

landareas = shaperead('landareas.shp','usegeocoords',true);axesm('eqdconic','frame','on','grid','on');Geoshow(Landareas,“ FaceColor”,[1 1 .5],'EdgeColor',[。6.6 .6]);西诺特;

使用等距圆锥投影的世界地图

也可以看看

eqdconicstd

版本历史记录

在R2006a之前引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