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内容

读,可视化和写MSI行星天线文件

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读取MSI行星天线文件(。MSI或.PLN)。您可以使用MSI文件msiread函数并使用polarpattern函数。您还可以使用MSI Planet格式将数据写回MSImsiwrite函数。

读取MSI行星天线文件

读取。pln文件

(水平、垂直、可选)= msiread (“Test_file_demo.pln”);

MSI Planet文件读取器返回3个结构。1) PhysicalQuantity:描述文件中数据的性质。通常,MSI Planet文件包含天线增益数据。3)单位:数据的单位4)方位角:测量数据的方位角(s)的度数。5)仰角:以测量数据的角度表示的仰角。6)频率:以赫兹为单位的工作频率。这个平面可以是“方位角”或“仰角”。

可选结构包含文件中的所有其他字段,如:name, make, frequency, h_width, v_width, front_to_back, gain, tilt, polarization, comment。文件中还可以有其他字段。

MSI Planet文件中的水平和垂直增益数据被指定为损失数据,并相对于文件中指定的增益。这个数据被转换成增益数据。读取文件后,在水平和垂直结构中,增益的相关性被删除。

MSI Planet文件中的front_to_back比率是根据水平增益数据或垂直增益数据计算的。结果可以反映其中一种可能性:1)峰值与对面半球的值之比(与峰值角180度)。2) 60度扇区的峰值与最坏值之比((峰值角+ 180)+/- 30度)。2) 40度扇区的峰值与最坏值之比((峰值角+ 180)+/- 20度)。

可视化数据从MSI行星天线文件

在交互式2D极坐标图中可视化垂直增益数据。右键单击图形窗口与情节交互。

P = polarpattern(垂直。海拔,Vertical.Magnitude);P.TitleTop =MSI Planet文件数据;createLabels (P,“阿兹= 0 #度”);

启用峰值、游标和角度跨度

峰值和游标可以使用交互绘图或命令行启用。要打开峰值,右键点击情节。点击测量TAB,然后检查峰的位置从上下文菜单。要使用情节控制峰值的数量,右键单击任何峰值三角形,并从上下文菜单中使用Num peaks。

也可以使用命令行打开峰值。P.Peaks = 3;

图Polar Measurement包含一个uiconcontainer类型的对象。

要打开角度跨度,右击绘图。点击测量TAB,然后检查角跨度上下文菜单。要开启山峰2和3之间的角度跨度,用户可以使用以下功能。

showSpan (P,“P2”“P3”1);

图Polar Measurement包含uiconcontainer, uicontrol类型的对象。

若要添加光标,请在指定位置双击绘图。可以使用鼠标移动光标。可以使用以下功能在36度角添加光标

addCursor (P, 36岁,1);

图Polar Measurement包含uiconcontainer, uicontrol类型的对象。

打开天线测量叶的可视化和测量

打开天线测量显示主要,背面和侧面叶在plot。1)半功率波束宽度2)第一零波束宽度3)前后比4)旁瓣电平5)主瓣峰值和对应角度6)后瓣峰值和对应角度。

其中一些测量数据,如半功率波束宽度和前后比,可以在MSI Planet文件中找到。这些结果可以在文件和图之间进行比较和验证。

P = polarpattern(垂直。海拔,Vertical.Magnitude);P.AntennaMetrics = 1;%在图上打开天线度量

图Polar Measurement包含uicontrol类型的对象。

写数据在MSI行星文件格式

调用msiwrite函数获取3个输出结构msiread函数,并以MSI Planet文件格式写入数据。

msiwrite (“Test_file_demo_write.pln”,水平,垂直,可选);

前三个输入msiwrite函数是强制性的。它们是文件名、水平数据结构和垂直数据结构。用户还可以提供一个可选结构作为第四个参数。水平和垂直数据结构应该包含前面讨论的7个字段。

增益数据相对于增益值,并在写入文件时转换为dB损失。

msiwrite功能还可以接受天线或阵列对象作为输入。其他输入包括频率、文件名和两个名称-值对:'Name'和'Comment'。使用这个功能,你可以先设计天线。然后,您可以输入天线对象连同所需的频率和文件名到MSI行星文件格式。

h =螺旋;%在默认配置中创建螺旋msiwrite (h, 2 e9,“test_helix”“名字”“Test_Antenna”“评论”...MATLAB中螺旋天线的设计);

另请参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