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内容

兰伯特

兰伯特正形圆锥投影

分类

二次曲线

标识符

兰伯特

穴位:等距的直线相交于两极之一。经络之间的角度小于真实的角度。

相似之处:不均匀地间隔为中心的同心圆弧杆收敛。间距的平行增加远离中央纬度。

波兰人:北极最近的一个标准的并行是一个点,其他的不能显示。

对称:任何子午线。

特性

规模是沿着一个或两个真正的选择标准的相似之处。规模是常数沿任何平行,在任何时候在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。这个投影是免费的失真的标准的相似之处。失真是常数以及其他平行。这是正形投影无处不在但两极;等积它既不也不等距。

相似之处

圆锥投影的有趣的限制形式。如果一个极被选中作为一个单一的标准并行,锥是一个平面,立体方位投影的结果。如果两个选择的相似之处,不对称的赤道,那么兰伯特正形圆锥投影的结果。如果被选中作为一个标准的相似之处,极是一个投影点,否则将杆是一个弧。如果赤道或两个平行等距从赤道选为标准的相似之处,锥变成一个缸,墨卡托投影的结果。默认的相似之处是[15 75]。

讲话

这个投影于1772年由约翰·海因里希·兰伯特,也被称为正形圆锥投影。

限制

经度数据大于135º东方或西方的中央子午线是修剪。默认地图限制(90 0),以避免极端区域变形。

例子

landareas = shaperead (‘landareas.shp’,‘UseGeoCoords’,真的);axesm(“兰伯特”,“框架”,“上”,“网格”,“上”);geoshow (landareas FaceColor, [1 1 5],“EdgeColor”, (。6。6。6);天梭;

世界地图使用兰伯特正形圆锥投影

另请参阅

lamberts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