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内容

s2smm

将单端s参数转换为混合模式s参数

描述

例子

苏德华盛顿特区s_cds_cc) = s2smm (s_params_evenrfflag将单端s参数转换为混合模式形式。

s_mm=s2smm(s_参数s_奇数将单端奇s参数矩阵转换为混合模矩阵。来创建一个混合模式矩阵s_参数s_奇数时,单端输入端口依次配对(port1与port2, port3与port4等),最后一个端口保持单端。

例子

全部折叠

转换4端口s参数到2端口,混合模式s参数。

S=sparameters(“default.s4p”);s4p = S.Parameters;[s_dd, s_dc s_cd s_cc] = s2smm (s4p);

显示第一个频率的2端口混合模式s参数。

s_dd1 = s_dd (:: 1)
s_dd1=2×2复合体-0.0124 - 0.0433i -0.5434 - 0.6872i -0.5428 - 0.900 i -0.0192 - 0.0504i
s_dc1 = s_dc (:: 1)
s_dc1 =2×2复合体0.0024 - 0.0035i - 0.005 + 0.0019i 0.007 - 0.0012i 0.0023 - 0.0027i
s_cc1 = s_cc (:: 1)
s_cc1=2×2复合体0.1799 - 0.1839i -0.5300 - 0.6771i -0.5314 - 0.6800i 0.1756 - 0.1910i
s_cd = s_cd (:: 1)
s_cd =2×2复合体0.0015 - 0.0029i - 0.005 + 0.0014i 0.0003 - 0.009 i 0.0019 - 0.0027i

输入参数

全部折叠

s参数,指定为复数2N2N×k数组,K表示频率点2的个数N- port的参数。这些参数描述具有偶数端口的设备。

端口顺序,标量,指定为12,或3.. 端口顺序确定函数如何对端口进行排序:

  • rfflag = 1- - - - - -s2smm奇数端口之后是偶数端口:1,3,5,.....,2N4、2N-2,2N

    • 端口1和端口3成为混合模式对1。

    • 端口5和端口7成为混合模式对2。

    • 端口2和端口4成为混合模式对3。

    • 端口6和端口8成为混合模式对4。

  • rfflag = 2—端口按升序或降序排列:(1,2)、.....、(2 .N1、2N

    • 端口1和端口2成为混合模式对1。

    • 端口3和端口4成为混合模式对2。

    • 端口5和端口6变成混合模式对3。

    • 端口7和端口8成为混合模式对4。

  • rfflag = 3—一半端口升序,一半端口降序:1、2、.....、N,2N,2N1、……N+ 1。

    • 端口1和端口2成为混合模式对1。

    • 端口3和端口4成为混合模式对2。

    • 端口8和端口7变成混合模式对3。

    • 端口6和端口5成为混合模式对4。

K(2N+1)端口单端s参数矩阵,指定为复数(2N+1) -藉—(2)N+ 1)×k数组。这些参数用来描述端口数为奇数的设备。

端口排序参数选项不适用于(2N+ 1)——- - - - - -(2N+ 1)——- - - - - -K输入数组。在这种情况下,端口总是按升序配对,最后一个端口保持单端。例如,在7端口网络中:

  • 端口1和端口2成为混合模式对1。

  • 端口3和端口4成为混合模式对2。

  • 端口5和端口6变成混合模式对3。

  • 端口7保持单端。

输出参数

全部折叠

混合模式s参数,返回为complexN——- - - - - -N——- - - - - -K数组,包含K微分模矩阵,2N- port的参数(dd).

混合模式s参数,返回为complexN——- - - - - -N——- - - - - -K数组,包含K微分模矩阵,2N- port的参数(直流).

混合模式s参数,返回为complexN——- - - - - -N——- - - - - -K数组,包含K微分模矩阵,2N- port的参数(cd).

混合模式s参数,返回为complexN——- - - - - -N——- - - - - -K数组,包含K微分模矩阵,2N- port的参数(cc).

混合模式s参数,返回为complexN——- - - - - -N——- - - - - -K数组,包含K微分模矩阵,2N- port的参数().

年代 d d 11 年代 d d 1 N 年代 d c 11 年代 d c 1 N 年代 d 年代 1 年代 d d N 1 年代 d d N N 年代 d c N 1 年代 d c N N 年代 d 年代 N 年代 c d 11 年代 c d 1 N 年代 c c 11 年代 c c 1 N 年代 c 年代 1 年代 c d N 1 年代 c d N N 年代 c c N 1 年代 c c N N 年代 c 年代 N 年代 年代 d 1 年代 年代 d N 年代 年代 c 1 年代 年代 c N 年代 年代 年代

工具书类

[1] Granberg、T。高速设计数字技术手册.上鞍河,新泽西州:Prentice Hall, 2004。

介绍了R2009a